法律地位:强制性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,适用于特定上市公司。
适用范围:市值排名前1000的上市公司(2022-2023财年起生效)。
核心目标:推动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核心战略,增强环境、社会和治理(ESG)透明度。
法律基础:基于《国家负责任商业行为指南》(NGRBC)的九项原则制定。
企业基本信息:产品、服务、运营范围
员工构成与数量
子公司、控股公司和合资企业情况
透明度与合规要求
负责任商业行为的政策框架
治理结构与领导责任
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
相关政策的公开获取途径
按NGRBC九项原则报告关键绩效指标:
指标类型 | 报告要求 | 内容示例 |
---|---|---|
基本指标 | 强制性 | 能源消耗、温室气体排放、用水量、废弃物管理、社区倡议 |
领先指标 | 自愿性 | 范围3排放、价值链健康安全评估、水资源压力区域分析 |
披露罚款及法律诉讼情况
反腐败机制与培训记录
利益冲突管理程序
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
可持续资源投入比例
环保研发投入数据
健康安全培训记录
残疾员工工作环境适应性
工伤事故康复措施
利益相关方识别与分类机制
弱势群体关切解决框架
定期协商流程
人权政策培训记录
薪酬公平性分析(中位数工资)
人权申诉处理机制
生态恢复计划
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
污染防控技术应用
原则7:政策倡导 - 公共政策参与透明度
原则8:包容增长 - 社区发展贡献量化
原则9:客户权益 - 产品信息安全与可持续标识
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
能源消耗类型及强度(可再生/不可再生)
水资源取用量及循环利用率
危险废弃物产生量及处理方式
领域 | 披露要求 |
---|---|
员工发展 | 技能培训时数、职业发展通道、多元化比例 |
社区参与 | 受影响社区数量、发展项目投入金额 |
供应链管理 | 供应商ESG评估比例、违规纠正措施 |
董事会ESG监督职责说明
道德热线使用统计
数据隐私保护体系
反腐败培训覆盖率
历史发展:
2012年:引入商业责任报告(BRR),覆盖前100上市公司
2015年:扩展至前500上市公司
2021年:升级为BRSR框架,覆盖前1000上市公司
创新特点:
全球标准兼容:允许引用GRI、SASB、TCFD等国际框架数据
双轨指标:基本指标(强制)+领先指标(自愿)的分级披露
价值链覆盖:要求报告供应链环境影响和劳工实践
量化导向:强调可验证的环境和社会数据披露